一、買錯產品,張冠李戴
王先生在某公司購買了一份養老保險,退休后可每年每月領取養老金,2020年4月,王先生因肺炎住院,出院后到某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理賠結論為拒付,拒付原因為養老保險不具備住院醫藥費的報銷功能。
風險提示:
年金險的作用是保障被保險人在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時能獲得經濟收益,不能報銷疾病的住院醫藥費。
二、未盡到如實告知義務
李女士在某壽險公司為自己投保了一份重疾險,半年后就確診了甲狀腺癌,出院后到該公司申請理賠,經調查后,發現李女士在投保前就檢查出甲狀腺結節四類,理賠結論是拒賠,原因是投保時未如實告知。
風險提示:
如果有人跟你說“問到可以不告知,超兩年就能賠付”,請一定不要心存僥幸。投保時,被保險人對“健康告知”問詢的事項必須如實告知,理賠時才會順利,我國《保險法》有明確規定:投保人故意或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公司決定是否同意承?;蛘咛岣弑kU費率的,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
三、出險原因在免責范圍內
張先生給自己在某保險公司投保了意外險,醉酒后駕車回家,不幸和大貨車相撞引發了交通事故,住院治療花費8萬元左右,出院后到該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遭拒賠,因為免責條款中規定在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即使發生了保險事故,保險公司也不會賠償。
風險提示:
意外險一般來說,自殺、自殘不賠,疾病治療不賠,從事高風險運動導致的意外不賠,醉酒駕車、無證駕駛引起的車禍不賠,保險不僅有保障范圍,還有免責條款,投保時一定要仔細閱讀保險合同。
四、等待期內出險
王女士為自己投保了一份定期壽險,等待期為90天,投保時指定自己的女兒為身故受益人,按約定,王女士60歲前如果不幸身故,女兒就能獲得80萬元的理賠款,不幸的是王女士剛剛投保60天便因肺癌身故,王女士的女兒到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遭拒賠,退回所交保費。原因是出險時保險合同在等待期內,不承擔保險責任,退回所交保費。
風險提示:
等待期也叫觀察期,等待期內出險,保險是不賠的,這是為了防止故意帶病投保的逆選擇行為,醫療險、重疾險、終身壽險、均有等待期,投保前一定要仔細查看。